Combak RF-11 CD Tuning Sheet |
廠方網頁: Combak Corporation |
CD Tuning Sheet本文簡稱膏藥。
用法就是貼在CD的表面上(印字的一面)。為何好好一張CD需要貼這塊東西呢?因為貼上碟面後,結果是聲音更上一層樓﹐空氣感﹑人聲﹑背景音樂都更悅耳! 聽來好像是騙人﹐那麼胡亂地貼些東西上去也可以罷﹐何苦花十幾元買一塊膠貼呀?的確﹐貼些其它的物質在CD碟面也會有效﹐像是紙﹑膠片﹑和防靜電纖維等都可改變CD的聲音﹐但胡亂貼誰能保證是變好還是變差呢? 我選用這些Combak RF-11貼紙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在云云的物料中﹐使用它後的聲音改變得最好及最便宜。至於為甚麼有效呢﹖因好奇我也花時間研究了﹐我就試試解釋吧! 市面大部份的CD機及CD-ROM的機器部份﹐大多數採用Philips出產的雷射組件(Compact Disc Mechanism﹐簡稱CDM﹐生產商Philips以CDM加數字為型號簡稱,例如:CDM14)。隨著歲月發展﹐這個CDM已出產了數十個版本﹐但基本上CDM是結構是非常簡單的(大致如下圖)。 其實CD碟片只是被一對金屬臂夾著﹐然後在空氣中轉動﹐放碟時的托盤只是方便用家固定位置的工具﹐播放時CD是離開托盤的﹐問題就是在CD以高速轉動的時候﹐因為金屬臂和夾着CD的小圓夾的設計﹐大多數版本都忽略CD碟外圈在高速轉動下會產生上下抖動﹐而不是水平如鏡的轉動。 另外有許多CD碟因製造物料或機器很差﹐所以抖動的幅度就更大了!雷射光在如此抖動下,讀錯或完全讀不到的機會是很大的。讀不到資料時﹐CD機或CD-ROM內置的除錯線路就會啟動﹐並採取填補資料的程序(填上一些估計出來的數值)﹐如果有一連串資料讀不出來﹐就將該段落的位置全部靜音(muting)。因此這種情況下讀出的數據絕不準確,所以播出的聲音﹐就算不斷斷續續也會非常惡劣。 *注﹕除錯線路只會在Audio CD制式下啟動。 CD膏藥的作用就是改變CD碟面的重心﹐使抖動率減少﹐因而減低誤讀的機會﹐其實並沒有甚麼玄虛﹐只是通過不斷的測試和研究的成果罷了。這種CD膏藥的好處是黏貼度不太強﹐不損CD表面而又不會輕易脫落﹐據小弟研究所得﹐貼在一些現場錄音的碟上最能凸顯出效果﹐例如﹕Kenny G Live﹑Jazz at the pawn shop﹑EAGLES (Hell Freezes Over)﹐以及古典音樂等等,特別有效。 有些朋友可能想既然知道了原理﹐為甚麼不動手做呢?但是自己生產﹐不但困難重重﹐質素也難保證﹐花十數元(一塊)來換取更高質素的聲音享受﹐值不值得就見人見智了﹐但是我覺得既然已經花費百多元把CD買回了﹐再花十數完去換取高一級的聲音是值回票價的。 注:第二代膏藥上有綠色半透明圓環及綠字﹐相信是被綠筆影響才加的﹐第一代較硬身和厚,字是灰白色的。 收到了校友Vandyke Lee的回應﹐就在這裏討論一下。 **原文是英語電郵 [原文節錄]
Also, I would like to ask something about the CD-sticker (I am not
sure about the translation). Do you mean the graphite sheet use to
cover the CD or the ring shaped sticker? If you means the ring
shaped sticker, I don't think that is good. Since the revolution
speed of the motor is unidentical during the laser had reading data
from the CD as it moves from the coil to the outskirt. Sticking the
sticker will increase its weight and will increase the speed of
revolution (increasing the centrifugal force), hence the eventually
damaging the whole driving unit. Further if the sticker is not stick
properly on the CD, the force tend to slide to one side destroying
the balance. Both are not good to the CD player and the quality of
sound.
Vandyke 的憂慮是真的,因為市面的確有些假貨出現。 約在1994年﹐Combak推出第一代CD Tuning Sheet﹐當時不少廠家都有跟 風推出一些類似的產品。當時市面常見的是另外一隻產品﹐是軟膠造的環 ﹐用法是套在CD的最外面。這種膠環半透明﹐有多種顏色(即是它的製造 商並不曉得何謂綠筆效果)。這種產品也曾風靡了一段日子﹐原因是價錢 極為便宜。由於我已經有用CD膏藥,所以並沒有買﹐但在當時的音響討論 區看見好些負面批評﹐內容大約是用了後會發覺效果很差﹐有時甚至讀不 到CD碟等等。 這類產品不久後便在市面便絕跡了﹐為甚麼呢?校友Vandyke說得很好﹐ 我完全同意他所提出的原因﹐以下是我一點點中文的補充: 1)這裏所指的膏藥﹐並不是Vandyke所說的SAEC的那塊石墨纖維(我也有一塊)﹐亦不是軟膠CD環 2)Vandyke説的軟膠CD環﹐是套在CD碟外圍的﹐有一定厚度及重量﹐當CD轉速在改變時﹐膠環會造成離心力﹐加重CD機械部份的負荷﹐影響CD 轉動時的穩定﹐做成更大抖動 3)環的厚度不少(相信有3mm或以上)﹐有小部份超微型音響或某些可直立放置的CD-ROM﹐機械部份會與膠環產生摩擦 4)對於Pioneer T-系列倒置式(鐳射頭像黑膠唱片般讀CD碟)的獨特CD機械結構﹐膠環不只無幫助反而帶出更大麻煩﹐因為碟片不能水平放於唱盤墊上﹐會使鐳射閱讀頭無法聚焦 |